【轻之文库专栏】总该是要学会长大的——《言叶之庭》

作者:长弓手地鼠

阅读原文:http://www.linovel.net/article/detail?id=131

 

导语:

新海诚倾向用视觉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以至于总给人一种『Y能不能好好讲故事』的感觉。但一定程度上来说,《言叶之庭》虽然也是属于『抛开视觉效果故事会变的平淡无奇』的片子,但它又是新海诚电影中将新海诚那种文学意向和电影有机结合的比较好的一部作品。或许对于导演来说,拍电影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再有梦想的导演,终归还是要长大的。

 

鸣神の 少しとよみて さし昙り 雨も降らんか 君を留めん

鸣神の 少しとよみて 降らずとも 我は止まらん 妹し留めば

——《万叶集》

(一开始见面的时候留下来的万叶集谜语)

各位好,我是长弓手地鼠。

人常说,孩子到了一定年岁,接触了一定的事物之后,终究是要长大的,其实我本人对这话也深信不疑。

即便是动画电影导演这种看上去还有很大的脱离现实的情感在里面的人,最后也是要遵循现实的规范守则去按照现实的运动轨迹走的。

于是,花时间去思考一些成长的东西,可能对于动画电影导演来说,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别人如此,新海诚也是如此。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新海诚的片子,当然,在看你名之前,我还没接触过言叶之庭。所以深表遗憾的是,当我看完你名,几乎是歇斯里地的抱怨他的BGM插入方式和不好好讲故事这两个问题之后,我折回来看言叶之庭,猛的间才发觉。

原来你还是会拍好电影的,虽然从电影的某方面角度来说拍的也不是特别好。

(可能是我个人就不喜欢前前前世的风格,以至于在电影院看前前前世这首歌作为转场插入的时候,我居然整个人被吓了一跳差点从电影院离开。)

 

了无音讯,我性空山——平平淡淡的感情,五味杂陈的人生

 

一个想要想成为制鞋匠的男孩,一个患有轻微味觉麻痹的女老师,在一个下雨天的公园的凉亭里发生的事情。只要是撇开那些奇怪的私心杂念,这应该算是一个非常拥有文艺气息的画面。在这样的一个文艺气息下发生的画面,所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一个相对平淡的故事。

(实话实说,假如没有上面那句话的解释,光看到这个画面,我是想不歪的)

即便是女主作为教师在学校收到高年级学生的言语欺凌,甚至是导致一度不想回学校教书,但这也并不代表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现象反思或者更深层次的含义。他其实是就是两个人五味杂陈的人生中出现的一个交集,交集于这样一个下雨时公园的亭子里。两个人不论是从梦想还是身份上产生一些交织和联系,最后组合起来的才是言叶之庭这样的一个故事。

(言叶之庭就是一个发生在一个正常现实里面一个稍微显得有点平淡无奇的故事,即便是场景里有多么丰富的美术设计语言,多么丰富的镜头表达。但故事的核心依旧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且能够让人感觉到等同于从文学作品中感觉到的那种情绪上的变化。)

但问题就在于,这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并不符合电影表达的那种中心。新海诚一直在尝试用文学的手法表现电影,但电影和文学气息其实很难做到完美诠释和有机融合。因为观众需要感受文学气息的部分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思考形成的画面。这对于带动观众去思考这个文字才有的功能来说是极大的限制,而就是在这种限制之中,使得电影不能以文学的角度去表达文学作品应该有的深度。只能通过直观的人物冲突,心理活动上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片中这三组镜头机位相同,变化的只是片子里的人,但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到片子里的人物之间关系上的那个变化,这是电影工业能够表达出来的无解说状态下比较贴近文学创作中心理活动的那种表达方式)

直白的来说,当文学作品的林黛玉一边葬花一边吟《葬花诗》的时候,电影所能做到的,只是尽可能的渲染这个场景让他接近导演在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产生的观感而已。

(理解一个人物在一个镜头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差异和区别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通过更多的镜头中人物的表达来体会导演或者编剧在安排这个人物在这个片段里面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感。相对的,对于导演来说,观众对于某个镜头里的某个人物是很难得到与导演本身思考相同的观感的,但恰好这种观感又是观众在理解这部电影的时候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之一。)

可问题在于,观感本身并不只是导演所有,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学的理解和掌控并不能根据导演直白的表现作出所谓的效果出来。而一旦观众不认同你营造出来的文学气息,便会将这部片子一巴掌拍死在地上,不会再花时间思考下去。

(相比很多喜欢恋爱结局的观众很难接受这样一个看上去不好也不坏的结局吧)

相比起其他新海诚拍摄的同类型片子来说,《言叶之庭》做到了在这个需求上的取舍和努力。新海诚导演在这部片子中找到了一个比较融洽的点,虽然故事本身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不够过瘾,但越是这种平淡无奇的片子在表达的过程中难度才体现出来。由于本片两位主人公交融冲突的场景发生在这一个下雨的亭子里,对于导演来说,给观众带来故事的推进感只能通过两位主人公的动作和不断产生的一些细节描写,以及两位主人公在时间线上的情节推动。

在《言叶之庭》中,观众能够很明显的看到角色在服装上的变化,两个人摆放在椅子上的物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而就是在这种不同之中,观众能够感觉到两个角色的关系互相开始推进,互相也开始密切且亲密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感觉伴随着天气中的一些细节,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属于这两个角色本身在亭子里发生的故事,其实比角色各自在自己的时间线上做着自己的事情来得丰富的多。

(当然这里说到的角色服装的变化其实更多的是在指女主而并非一天到晚穿着校服的男主)

虽然两个人一开始相对都是带有一些悲剧情感的开头,不论是男主想要成为制鞋匠却因为学费和学业问题耽搁了,还是女主作为老师不讨喜被欺凌导致自己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自己的前男友也因为这个问题和自己分手了。但在亭子中的偶遇,到后面不断地相遇,两个人又在潜移默化的走在一起。即便两人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交集,但当情绪推进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男主开始以为女主做一双鞋子的目标奋斗的时候,故事便开始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线性推进的过程。

(放弃男主这个奋斗的线性表达而去在这之后插入以女主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女主对男主的感情作为核心的表达部分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做法。不过这种大胆的想法最后体现出来的是片子不会带有那种单调枯燥的感觉,而更多的是一种关于角色与角色之间联系上的加深。)

但如果只有这点线性推进的话,故事本身又会变得十分单调,于是女主作为独立主线的情感部分慢慢地随着天气巧合的变化开始展现出来。七月和八月没有下雨,女主却在亭子里等待着男主的到来,一边是等待,一边是感情上的缺失。而两个人再次的见面,却是在男主知道了女主的身份和遭遇之后重新回到亭子看到的女主。

(观众一开始伴随着角色感觉到的幸福感,被老师那几句话弄得瞬间好像送进了速冻层一样)

片子并非很苦情的在亭子里安排一场虐恋,而是让两个人回到了女主的家里,在一番幸福的相处时光过后,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两个人的情感关系变成了不论是情理还是伦理上一条无法越过的沟壑。但片子在这样的高潮之后,给人带来的却是两个角色的成长,和对未来美好的一种憧憬。所以界定言叶之庭的结局,可能用『充满希望的未知』会更为恰当一些。

(好在这最后的放声大哭实际上不论是角色也好还是观众也罢,都是情绪上的一种集中宣发。那种对于剧情的代入感和观众的思考都在这里被集中地体现了出来,每个观众对于这段痛哭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也是对这部片子的核心理解上的不同。)

 

电影的第二味——美术设计语言上的表达

 

这一部分可能会说的稍微专业一点,但我会尽量说的通俗易懂。

要谈起新海诚电影的美术设计语言,我想最让观众老爷们心领神会的应该就是新海诚作品中的画风了。确实,新海诚电影中的动画场面不论是从美术做工还是从配色安排上都给人非常强的视觉震撼效果,你名出现之后很多平面杂志的撰稿人都在为这部片子撰写一些电影美术设计语言上的论文。但为什么新海诚的电影能够给人一种『每一帧都是壁纸』的感觉,可能还得从这个故事上来聊。

从剧情中我们能够理解到,这两个角色在这部片子之中的整个情感基调是什么样子的。但相比起其他动画电影来说,言叶之庭这部片子的设计语言倾向和你名那种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表达不一样,它更多地是通过一种近乎写实的表达来体现出角色那种真实存在的感觉。观众感受到的更多是带入电影中之后配合着的情感波动,这是言叶之庭为什么会被称作『更为成熟的电影表达』风格的一个原因。

(很多这种类似的现实场景用动画写实的方式表达,给人带来的是那种与现实融合起来的那种真实感。)

当然,对于动画人来说,遵循现实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自己创作的动画的特点。甚至是从动画本身来说,倘若我试图使用动画来表达一个真实场景或者我的主题就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如果一味的遵循现实原则,那为什么不将这些东西交给数字电影摄影机和CGI技术?为什么还要用动画这种不论是从成本上还是工作周期上都相当辛苦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个人并不赞同太过于现实的表达形式,因为动画本身作为一种绘画载体,能够承载的东西应该更多,而并不是想着我应该怎么还原现实,怎么让观众感觉自己正在经历一场现实的冒险。煞费苦心的让观众感觉这是现实发生的故事,可能还不如让现实的演员站在那边,对着数字电影摄像机的镜头表演出来来的更加真实一些。当然,这里的现实表达并不是指那些片子本身主题为写实而写实的表达方式,这种批评是要根据片子本身,还有电影本身,以及剧情本身这三个本身去谈的。)

原因就是因为动画要体现出超脱现实的感觉,他要达到真人电影无法达到的对摆脱现实的想象力体现。而新海诚作为动画大家,常年不会正儿八经讲故事的他可能又太过于理想主义了,所以对于新海诚导演来说,言叶之庭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尝试,他将故事所发生的场景尽可能的做到用动画还原真实,但在配色方案上拒绝妥协,让配色风格本身跟着剧情走向和角色产生变化。

(真正的日本新宿御苑日本庭院东亭的场景和电影的对比反差还是相当大的)

在这样的杂糅之下,动画所产生的美术感和意境感便完美的表达了出来。同时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让观众融入到剧情之中,但又不把自己当作整个剧情的局外人,他们能够有很强的既视感,在这种既视感之中,他们又能够意识到这其实是一部动画电影,故事还是超脱现实本身的。虚虚实实之中体现出来的是新海诚在作品表达上的一种进步,但对于他本人后续的发挥来说,可能这个水平能不能保持稳定,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确实从个人角度上希望新海诚的剧本上能够回归现实一点,在人物特点和电影架构上又带有一些想象力的杂糅,使得作品本身能够充满想象力的同时也能够遵循现实的表达形式。)

另一方面,在言叶之庭中的那个位于新宿御苑日本庭院的里的东亭里发生的故事中,周围环境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作为一种镜头设计语言被表达了出来。我们能够在不同的下雨天气看到亭子以及亭子周围树木的光亮变化,有时是太阳雨,周围的树木带着阳光,有时的天气又是阴沉不定,但庭中的场景即便带有灰色也是以绿作为主基调,配合总是不断变化的女主的着装,都在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两个人情感上的变化。

(好吧,这组镜头又被我拿出来聊了,也确实,片中许多镜头里,这组镜头给人带来的内容是相当自然和丰富的。)

镜头拉到接近鸟瞰视角的位置,女主手上红色但不抢眼,男主手上透明但却在远景中显现出一点发绿灰的白色的伞在通往东亭的道路上慢慢地移动着。而两个人在庭院内从疏远的坐着到自然而然的将伞放在一边再到后面女主的表情变得微妙开始出现笑容,一抹阳光从女主的背后打出来,以及后面两个人不论从座位上还是从互相喝的咖啡以及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表情上都没有了那种拘束之后,场景即便是阴雨天的绿灰色色调也能够看到来自女主那个方向的太阳光微凉的将灰绿变成黄绿甚至是嫩绿色的感觉。

(相当有想法的远景鸟瞰中两个颜色明显的雨伞代表的两个主人公和他们路线上隐隐约约如同水流一样要汇入到那个东亭之中去)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在场景的布置上,这样的一个亭子承载了太多太多设计语言的要素在里面。我们能够看到男主第一次向女主袒露自己的心声时,亭子上方自然垂下粉红色的桃花象征的男主心理的情感表达。以及在男主表示自己做正在做一双女鞋,希望能够帮女主定制的时候,亭子的周围两束并不是明显的太阳光照射在两个人的背上和半边脸上,以及通过亭子周围场景中的鸟叫,突然下落在地上弹起的有节奏韵律的水珠。

(这段镜头中的细节表达十分丰富,从鸟到雨,再到两个人身后的阳光,无一例外在体现角色情绪的同时,也在加深观众对这组镜头中情绪表达的理解。)

甚至是在男主开始小心翼翼的对待女主的脚并开始测量的时候场景出现的彩虹色光晕和加强的太阳光,以及在这场戏的最后女主表露心声之后的光线加强,通过这些美术设计语言和光源变化,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在没有旁白声音的情况下观众能够轻松地通过这些细节来感受到这两个人在情绪上和关系上的点滴变化。作为艺术作品来说,这是非常富有灵性的。

(而男主对女主的脚的小心翼翼,则在一定程度上与前面女主打电话给前男友时的独白产生了强烈的呼应感,也从一定程度上隐喻了男主与女主之间微妙的关系)

片中另外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地方便是片子的镜头设计,特别是主要发生在东亭部分的镜头。新海诚导演并没有选择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方式,他并不去表达两个人在亭子里的那种情感的冲动,情绪上的懵懂总是在用场景中的东西来慢慢地衬托出来。不论是女主脚上鞋子的晃动,水里的昆虫在水池里的运动,或者是吹在亭子上方的樱花花瓣慢慢地落在水中,还是那些鸟的动作,甚至是最基本的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角色当时的某种情绪或者某种十分直白的表达。

片中甚至是将片子开头的那个短歌在片子里很意象化的表达了出来,『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在这样的表达手法之下,我们得以在没有旁白的情况下又不那么直观的去感受那种来自这部电影里『偏新海诚风格而的文艺表达』。而这种文艺表达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读者回味片子的内容,去用真实的场景带入来自片子带给我们的情感。

(这场开始的滂沱雨让在公园里的两个人有些猝不及防,也一定程度上是开头短诗中内容的具象化体现)

什么才叫做长大?——谈新海诚的一点点总结

有人跟我说,新海诚作为新生代动画电影导演,其实是个同期相当优秀的家伙了。我虽然表面上认同这句话,但说实在的我并不喜欢用这种方法去夸他。可以说,新海诚在对文学作品那种意境转化成电影镜头语言和故事的倾向上做了很多的努力,他也确确实实碰到了文学与电影那块不能穿越的壁垒上。

(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夏日大作战》但细田守导演确实是一个相对比较优秀的动画电影制作人,并且这家伙一定程度上和新海诚还真的不能够类同到一起谈。)

但如果真的将他视为一种同期优秀的标志,我想可能是对同期其他电影人的一种诋毁。作为新海诚,他依旧还缺少很多东西,依旧不好好讲故事的性格,你名中好死不死用MV做转场的思维。他似乎都想要摒弃以往那些老的动画电影或者电影拍摄者所表达所展现出来的那种作品风格,去想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出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海诚导演的确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步,他现在只需要扎实自己的那一步,让更多的人将新海诚的动画风格作为一种类型看待,而并非是类比乘其他的动画)

当然,新海诚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磨练才能够做到,就目前而言,但从电影本身的角度去谈,想要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电影风格,势必 是要受到一部分观众群体的牺牲的。倘若新海诚真的能够接受目前的观众观影能力上的乏力感,那大概他能够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拍摄风格和剧本风格。可是否就将这样的新海诚定义为长大,或者是将不循规蹈矩拍摄电影的新海诚当做没长大,我想,这只能够让观众分辨了。

 

以上,我是长弓手地鼠,欢迎在知乎的专栏评论区和轻之文库的『第一卷』专栏评论区和我互动,不论是批评影评本身也好,还是谈更多来自自己的理解也好,或者是想看到我影评哪部片子,都可以通过留言区告诉我,期待各位的意见。

 

声明:第一卷所有投稿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栏目立场

本系列版权归轻之文库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转载

 

 

 

第一卷 Vol.1

简介

“第一卷”是轻之文库为轻小说创作者提供的一个知识与信息交流栏目。

主要交流围绕轻小说产业与内容创作领域,覆盖泛二次元相关领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博采各家之所长,深入探讨产业发展、作品解析以及内容创作的运作规则。给轻小说创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整个创作环境的改善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现实与梦想交织,这首蓄势待发的二次元进行曲正式开始奏响……

 

 第一卷微信公众号

稿件征集

热爱这个圈子的你,如果对二次元作品有独到深入的见解,

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或者是想要搞个大新闻,

那就投稿给“第一卷”,成为我们的专栏作者吧!

 

稿件征集方向

◇ 作品分析以及评论,不仅限于轻小说,漫画、动画、电影等皆可

◇ 对ACGN业界理解以及分析

◇ 创作与写作方面的心得

◇ 二次元业界新闻爆料

◇ 有价值的内容翻译

 

投稿邮箱:linovelzl@vol1.us

邮件标题:【第一卷投稿】+稿件标题+作者笔名

邮件正文:样稿(word格式附件)+联系方式(如QQ或微信)

轻之文库

“第一卷”是轻之文库为轻小说创作者提供的一个知识与信息交流栏目。 主要交流围绕轻小说产业与内容创作领域,覆盖泛二次元相关领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博采各家之所长,深入探讨产业发展、作品解析以及内容创作的运作规则。给轻小说创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为整个创作环境的改善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现实与梦想交织,这首蓄势待发的二次元进行曲正式开始奏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