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遍480P的流出版,来写点感想。由于目前国内只能看到480P,画面什么的就先不谈了,这次只来谈一下剧情方面的感想吧。当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大量剧透,没有观看的观众就别看下去了。
交换身体是《你的名字。》的一大卖点,而观看了之后则发现前半部分交换身体的剧情绝不单单只是性别互换这么简单。最近研究了不少关于男女互换(占用)对方身体的ACG作品,其中与《你的名字。》最像的大概就是一本叫《明天,我会死去。你将重生。》这样一部轻小说,这部轻小说讲述了男主发现自己每隔一天身体就会被一名死去的女生占用的故事,并且两人通过用日记来交换信息的方式也与《你的名字。》很像。
当然,《你的名字。》单单男女交换身体这部分剧情就要远比这部轻小说要复杂的多,不然也不会获得如此高票房的成绩,这里举这个例子只是像庖丁解牛将《你的名字。》男女互换身体的这个部分一一拿来分析。之前还追过一部名为《思春期的苦涩变化》的漫画,也是讲男女之间交换身体的故事,不过这个交换是永久,并且伴随思春期的成长故事的刻画更注重在男女有别的方面。《你的名字。》与《思春期的苦涩变化》另一个不同在于,《思春期》交换身体的男女主角本来就是同学能互相见面,而《你的名字。》则是男女主角不断再相互寻找。
关于寻找这个主旨我们先按下不表,先来说说交换身体的另一层含义。交换身体意味是以别人的身份代表别人来生活,在《你的名字。》中,女主三叶作为偏远小镇中的巫女,憧憬东京渴望东京的生活;在东京生活的男主泷则是标准的都市人,过着庸碌的生活。这里让我想到《围城》里的经典台词“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男女互换身体的日常总是十分有趣,《山田君与7位魔女》日剧中的飙演技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不过《你的名字。》的卖点和主旨仅停留在这里的话,也就不会票房成绩如此出色了。
异地恋永远是新海诚作品的主旨之一,或许这和新海诚过往的经历有关。在《星之声》中地球与宇宙的距离,《秒速5厘米》中那仿佛永远到不了种子岛的列车,一次又一次告诫人们异地恋的悲催。寻找也同样是新海诚永远的主题,无论是《秒5》还是《你的名字。》,在主题曲歌词中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出现寻找,而我把她成为“村上春树式的寻找”。
新海诚的作品从《她和她的猫》开始,就充满了村上春树的韵味。只不过在《她和她的猫》中,那调调更接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而《秒速5厘米》与《你的名字。》,则更接近村上式的寻找。新海诚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很喜欢用男主乘坐地铁的镜头来象征都市人的迷失,而这迷失又和寻找相对。这里很容易让人想起《挪威的森林》的结尾,渡边一边呼喊绿子一边在思索“我现在在哪里。”同时《你的名字。》中三叶与泷互相寻找对方的剧情,以及交替视角的叙事也十分像极了村上的《1Q84》,同样是带有一些奇幻色彩,无论是《1Q84》中的两个月亮还是《你的名字。》中流星的一分为二。
都说《你的名字。》是《秒5》的另一个结局,交换身体拯救小镇的剧情则更接近《云之彼端》具有更多浪漫主义的色彩,而在结局中同样是用了不能再用的结婚戒指的镜头,预示着曾经喜欢的人已经结婚而自己则心里还寻找着另一个她(他),依旧孓然一身。只不过在《你的名字。》中泷和三叶最后还是相遇相认了,如同《1Q84》中寻找对方多年的真吾与青豆一样,原本彼此只活在对方的梦中,而这一刻他遇见了百分百的女孩。
最后要谈一下忘记“你的名字”的象征意,个人观点是觉得新海诚通过忘却喜欢的人的名字这个设定,把这段爱情模糊化、概念化,这样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从《秒速5厘米》最后的擦肩而过到《你的名字。》回眸落泪,这些年来作品的结局变化也似乎反应了新海诚个人的心境变化。
看着身边昔日旧友一个个结婚,或许我们无法与她(他)交换身体,我们依旧可以在梦中感受她(他)的存在,并且期待在电车、在人海、在街口,遇见自己梦中的那个她(他)。
有点过度解读。首先是围城的部分,并没有“外面的人想进去”这段内容,只是表现了女主想去东京的内容而已。实际上,最后村子里的三人都去了东京生活,包括那个说“我以后会一直在这个村子生活下去”的男配。和1Q84的关系也有点牵强了。虽然和1Q84同样是双视角,但这种叙事方法也并非1Q84独有,甚至可以说是个挺常见的叙事手法。而1Q84中的两人所经历的故事虽然是在同样的大背景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整体来说直接的关系并不大。通过青豆与真吾的视角展现了不同的风景。而《君之名》则基本上在两人看到的同一个故事。这种差别还是挺大的。至于两个月亮和彗星一分为二……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吧。前者是一个超自然的故事,后者虽然不怎么硬,但好歹也是个科幻外衣,并没有什么别的寓意了。其实你仔细想想看,男主只是一个无辜的路人,女主一族为了拯救村子世世代代继承了一个超能力,男主被莫名其妙的选中卷入事件。我甚至看不到两人有什么相爱的理由。把它看做是斯德哥尔摩反而更讲得通。我们为什么喜欢新海诚?诚哥早期的作品靠着漂亮的读白抒发青春期躁动的感情。这种文字的力量配上文艺的分镜和音乐,就算是《她和她的猫》这种小品,甚至是《星之声》这种崩到天际的人设,也足以触动人心。但如今,从《追逐繁星的孩子》到《君之名》这三部,故事更加完整,音乐更加成熟,但我很难承认这是成功的突破。突兀而强行的煽情,有点莫名的剧情。这些在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上可以接受,但是在诚哥之名看到这些变化,还是让我有些失望。新海诚成为了成功的大人,但现在抛却夺目的作画,新海诚还剩下什么自己的东西?
围城的部分:我是觉得城里人和小镇人交换身体(生活方式)这样的交换很新奇,至少别的作品没看过,因此引发这样的联想,当然这部分核心肯定是新海诚异地恋或者是远距离恋爱的情愫,剩下的解读就带有衍伸意。和《1Q84》或者和村上共通的部分其实是“寻找”,今天在发表这言论的时候被告知《她和她的猫》其实有参考《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查了下确实有不少人赞同这说法,因此往这方面去联想。其实与《1Q84》中真吾与青豆还是有很多相似性的,你看真吾与青豆的爱也是不明不白的,小时候就牵了个手。淡化理性(相爱的理由)才更有浪漫主义色彩,人与人的邂逅相爱为什么要说的那么明白呢?唯有相信与不相信,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