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斯之梦》读着感

《艾比斯之梦》封面

我正在阅读的这本小说《艾比斯之梦》是一本日本科幻小说,前一阵在豆瓣上看到了它的预售推荐就打算买来读一读了。除了它的名字——一不小心读着顺口而颠倒了两个字的顺序就变成了另一个意思——外,吸引我注意的还有它的宣传语:“日本赛博朋克最佳作”。Cyber-punk,电子朋克,这个词语我是很早就知道,但科幻类的文学作品我几乎很少接触,仅有的一些对于赛博朋克文化的接触也大多是来自日本动画。所以我对西方科幻或是中国本土科幻兴趣不大,然而既然这本书打出了“日本赛博朋克最佳作”的旗号,于是《攻壳机动队》、《夏娃的时间》等各个故事里的电子元素就立马浮现在了眼前,所以我倒想买来看看了。

 

本文之所以不叫读后感,而是“读着感”,因为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还没把这本书读完,正读完了100页左右,占全书的1/4篇目。整部小说的篇目结构是故事套故事:贯穿整本书的大故事讲述了在机器人掌控地球的未来,一个女性机器人逮住了一个偷窃粮食的人类少年,之后并没有处以刑罚而是向他讲述了七个故事。而这七个故事,就是穿插在本书中独立的七个章节,而在这七个章节之间,又有“中场休息”这样的段落来交代全篇故事的发展情况并包括了女性机器人与人类少年有关这一个个故事的讨论。基于这样的小说结构,所以我准备每看完一个小故事就写下自己的想法,目前我看完了第三个(哦,从篇幅上来说这七个故事好像并不是均分的)。于是我来写一下:

 

 
第一个故事名为《宇宙尽在我指尖》。故事讲述了一个共同创作小说的BBS社区上发生的事,事件分为线上小说推进与线下现实世界两方面同时推进。这个故事我是很有认同感的,因为我从挺早的时候——大约大学开始——就参加了这类活动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着,线上多个人共同创作一个故事,有些是即时扮演推进的形式,有些则是论坛异步交流创作的形式。我也一直在想象创作出的故事(二次元)能以怎样的方式去影响故事的创作者(三次元),甚至我还简单地设想过一个杀人案件如何以扮演游戏的方式让凶手和侦探在现实世界与创作故事两个层面斗智斗勇。而书中给出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展现了这种可能性,BBS社区上的爱好者们,不是以现实的、直面的方式,而是以虚拟的、间接方式启悟并拯救了一个陷入人生危机的少年。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虽然虚构但并非科幻,因为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完全是基于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网络技术——BBS,甚至这东西十多年前就有了。所以我对它的认同感很强,因为说不定这样的情节就在我们身边以及我们所常去的网站和论坛上发生着。

 
第二个故事名为《令人雀跃的虚拟空间》。这个故事就十分有科幻的意味了,大致说在一个拥有类似《刀剑神域》那种虚拟头盔作为社交工具之后,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虽然说我们现在没有虚拟头盔这样高端洋气的终端工具,但一个人在三次元和二次元表现出的不同性格也确实是很有趣的话题。我们现在有网络游戏,一个人在现实中与网游中的表现可能相差无几,也有可能截然不同。面对现实我们要顾虑颇多、经常患得患失因此犹豫不决,而在网络游戏提供了更戏剧化的剧情以我们更容易表现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但这同时也是由于虚拟现实不会带来真正的生理痛苦而给玩家提供的表现机会。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虚拟现实中表现出的性格,究竟是现实中可以比拟的吗?究竟应该视虚拟世界中的性格表现为假?还是应当把现实世界受到各种压抑牵制下的性格表现视为不真?

 
第三个故事名为《镜中女孩》。故事里有这么一台机器,看似是一面镜子,其实是一台拥有初步人工智能的玩具机器。机器的设定是来自镜子背面还有一个世界,一位名为夏莉丝的布兰斯坦茵王国的公主会隔着她那边所见的镜子与玩家交流——当然这一切也是AI所控制。故事的主人公,日本女孩棋原麻美从小就与这个智能机器为伴,直到中学乃至成人后仍与这台机器保持着交流,同时由于长年累月的词汇积累机器AI也存储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记忆,与麻美越发亲密无间。其实这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同时就结尾来说也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但在故事快结束时麻美的丈夫——一个致力于强化人工智能的黑客——将夏莉丝的逻辑系统强化之后,让我感到了害怕。因为夏莉丝忽然有了更为高级的情感,开始歉疚,开始担心麻美会不会讨厌她……等等。读到这里我就有些担心了,如果将来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仿真到了很高的程度,那么它会不会模拟出人类因爱而生的一些负面情绪?例如嫉妒、控制欲、独占欲、因爱生恨……等等。或许,人工智能即使是善意的,即使是遵循了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的,但它也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智能阶段比较好?就像我们常常能放心地与小孩子交流,但却又常常忌惮着他人而保持距离。

 
第四个故事是《黑暗潜者》。这是一个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拟人化的黑洞观测仪器AI所经历的故事。讲述了在宇宙遥远之处持续观测着黑洞的观测仪AI,在旷日持久的岁月里等待来的几乎都是一批又一批前来穿越黑洞自杀的人。在这一天AI迎接了一位名为席琳克丝的女性宇航员,她同样是为穿越黑洞而来,但她并非是为自杀而来,而是不满足于人类沉溺于脑后插管的虚拟现实生活,为了寻求人类本能中对现实世界的开拓探索冒险而来。这个故事其实与前几个故事有所不同——在之前的故事中,作者总是以积极的态度描绘虚拟现实(特别是第二个故事)。但在这个故事中,作者以否定的态度描绘了因沉迷脑后插管的虚拟现实而使得人类整体文明衰退的情况,并肯定女主人公的这种直面现实世界、直面危险而勇往直前的人生观。作为整部小说中女机器人给人类少年讲述的第四个故事,这里是否发生了价值观取向上的转折?以及之后的三个故事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这是故事中少年所怀疑的,同样是作为读者的我所好奇的。

 
第五个故事——太棒了!拍案啊!去看!去看!!!——第五个故事的名字叫《正义不打折的世界》,十分精彩!和第一个故事一样,作者玩弄了一下视角的玄虚。我本以为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故事,然后却发现是一个虚拟世界的故事;但是等到故事再推进一层,原本以为是虚拟世界的故事,后来发现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延伸。总之,太精彩了,不能剧透,不能说得太细,自己去找来看一看吧!
第六个故事是《诗音翩然到来之日》。故事讲述了刚被发明出来的名为诗音的护理型智能机器少女,被制造公司安排到养老院实习并学习人类的经验、交流技能。这个故事及第七个故事都是篇幅长达百页的故事,故事里详细叙述了诗音在养老院半年内各个阶段认知与情绪发生的变化,以及与养老院中老人们的交流情况。其实这个故事我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原本应该作为故事着眼点的AI,实际上我读的时候却十分关注人类进入老年后的种种不便之处与凄惨状况,致使我对这个故事的印象偏离了主题。

 

第七个故事与本书同名,即《艾比斯之梦》,这也是本书世界观中唯一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就是整本书的故事中那个讲故事的女性机器人自己的故事——真实的历史。在过去,人类开发出了类似机器人电子对战游戏的虚拟平台,并在其上面根据真实世界的物理参数而设计环境,以及设计机器人。在软件——TAI(真实人工智能)急速发展起来的同时,硬件方面也有了质的突破:许多TAI的主人不满足于自己设计的机器人仅停留在虚拟对战平台的阶段,便花重金委托工厂将机器人根据先前的设计数据真实地制造出来,并在机体内移植入TAI。如此的机器人现象起步后,也遭到了世界上一些反TAI者的强烈反对,甚至其中的激进人士以蓄意破坏机器人的方式“杀害”了TAI。而与此相对的,TAI爱好者群体也强烈反应,并要在全世界范围召开誓师大会以宣告对反对者的愤慨……全世界的TAI们经过演算推论出他们的主人这样的誓师大会是一种受自身情绪推动下做出的错误选择。因此TAI们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违背了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大定律,违背了自己的主人宣战的意志,并向世界宣告了TAI们自己的选择:一种更和平的忍耐原则。尽管选择了越过三大定律,选择了对主人的背叛,但艾比斯仍相伴她的主人到终老。后来的世界,理解机器人的人们认识到机器人无论是从智能来说还是从机器来说都远比人类优秀,因此大部分人们放弃了生育,在机器人的陪伴照料下过完了人的一生并善终。此外地球上还留有一小部分反对TAI的人们,他们聚集在各个地区,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并编造出将对机器人的仇恨历史代代相传。而开头提到的那位人类少年,就是其中的一员,但却是颇具独立思考精神的一员。最后,艾比斯向少年展现了TAI们的宏伟计划——扩张并探索宇宙,为人类实现因自身生物体缺陷而未能实现的宇宙梦。TAI把自己作为人类的模仿物、人类的创造物以及人类的伙伴,把自己的推送向广袤的宇宙,直至接替人类完成与其他智慧生物交流的梦想。

 

 
这个故事很温暖、很宏伟,也很日式。并且也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如何分辨我们对虚拟角色的爱,还是占有欲?为何我们在游戏中使AI残忍对战就是爱,而他人以暴力方式对待AI就是私欲?如果我们所造之物超越了我们,脱离了我们的掌控范围,应当骄傲还是自卑?并且当他们尖锐地指出我们在逻辑与观念上的缺陷时,应当如何面对?另外,当书中以艾比斯为第一人称说到“幸好,负责运输、管理物资的是没有感情的低阶PAI机器人,所以即使被破坏也不要紧。”这句话时,我便开始担忧:机器人是否也会因AI真假而产生优劣、贵贱的概念?最终导致演化出与人类相似的价值观?

 

 
此外,本书的日文原名——《アイの物语》,其实也包含了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i,机器人用复数来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就作者的表述,那也是一种不基于互相理解而能互相包容的智慧,是机器人能够包容人类,也是人类之间得意和平共存的智慧。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属于东方的智慧,一种和而不同的智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