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和自叹不如——读《ズラータ、16歳の日記》

(图片引用该书封面。)
这是一位内向的少女。
从小喜爱画画,不擅长主动与人搭话。
在亲戚家发现了一本有一半文字她不认识的的词典。
13岁时的她,便以此为契机开始学习日语。
学了一阵子后,开始读漫画《文豪ストレイドッグス》(《文豪野犬》)。
然后花了相当于15000日元的巨款,买了一本太宰治初版的《人間失格》文库本。(参考:如果不是初版,而是现在依然在印刷的版本,新书也只要300日元出头)。

……………………………………

说到这里,你觉得这样一个妹子,她的16岁日记里会有什么故事呢?

她就是这样一个被我们称呼为漫画迷、OTAKU女生、迷妹等等……这样一个似曾相识,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她的这样一个女生吧。(除了最后那本书实在有点太贵了……)

更何况,她还是来自一个不那么富有的国家的,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子。

这也不算稀奇,是不是?

那么——

……………………………………

她是ズラータ。
全名是ズラータ・イヴァシコワ。

在2022年的上半年,当她从她的故乡——乌克兰的工业城市第聂伯罗为逃避战争威胁而离开的时候,没忘记把这本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放进自己的背包。她和她的母亲辗转出境,来到波兰后,正好碰上在边境对逃难者进行采访报道的日本记者团。在母亲的鼓励下,她上前攀谈,一句「こんにちは。」(你好。)使得她走入了日本记者的镜头,以及观众们的视野。

这本书的全名是《ウクライナから来た少女 ズラータ、16歳の日記》(ISBN: ‎ 9784418225040),可译为:《从乌克兰而来的少女 ズラータ,16岁的日记 》。这本书是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从2022年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的前夕,到她如何逃至波兰,前往日本避难,定居在横浜的逃亡日记。

其实我大约是在2022年上半年,也就是日本开始向居住在乌克兰的人发放避难许可那阵子,就看到了网络视频平台上对她的采访。(嗯……我感觉她逃到波兰,偶遇并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日语对话好像已经比我流畅、发音也更准确了……)直到最近我才在图书馆才发现,原来她已经在2022年10月出了书!(顺便一说,此处目前包括在日本亚马逊Kindle Unlimited畅读计划中。)

说实话这本书读起来不难,我估计有个日语N4、N3的水平大概就能读一下原文了。相比于各种用词文绉绉的日本母语者写的轻小说,这本日记体裁的书用词平易浅显,而故事本身的主题也简单明晰——逃亡之旅,以及来到日本后对于新生活的观察记录。读起来很快,说实话不需要查什么也不需要记住什么(会有一些表示片假名的地名),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追逐日记的内容,体验一下这位少女,在2022年战火威胁下的出逃经历。

书中谈到了火车上充电插座附近空间挤满人的情形;也提及了乌克兰当地的大人们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抱有不同的意见;她也听说了有大学被轰炸的消息;还在抵达波兰之后,又遇到了另一位喜欢日本ACGN作品、背包上别着角色徽章的乌克兰小姐姐。

她的逃亡之旅也绝非一帆风顺。侵略本身就已经是严重破坏人们生活的战争行为了,她因此也被迫与亲人、同学分离。途中在密集的逃难场所内,她和她的母亲都先后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情延宕了她的登机计划,即使是在体感病状消退后,一而再再而三的阳性检验结果也让她觉得希望之火殆尽。而一次次延长的疗养宾馆住宿费则成了更为现实而紧迫的经济问题。

她遇到了能够语言相通的好心人(那些日本记者团成员,还有一位住在波兰的日本女性),然后在众人的协助之下,她坚持了下来。最终顺利来到了日本。在途中,「不去看一眼日本怎么甘心去死呢?」成为了她为自己鼓舞的动力;而对于战争,她想的是:「不被战争打乱生活与目标,这样才是真正的不向战争屈服。」于是,她来到了日本横浜,参加了语言学校,并同时参加社团练习绘画——在这本书中,能看到许多手绘图,显然是出自她手。

此外,我还要想简单写一下有关我对于书内,除了少女ズラータ以外的另2个对象——一个是她的妈妈,另一个是帮助她的好心人们——的想法。

因为是第一人称日记,因此ズラータ的妈妈是以一个在旁边支持着女儿的温馨形象被描写出来的。不过,我合上书后仔细想了一下,在几个关键时刻,其实她妈妈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战争开始之前,在ズラータ14岁时,妈妈就为她办理了护照——这使得在逃亡的过程中免去了一部分新办护照的手续。而要求ズラータ逃离故乡其实也是妈妈的决定,而非ズラータ自己的主意(16岁嘛……),当然,事先也准备好了一定量的逃亡资金。至于说日记中那个最为戏剧性的场景——在波兰边境,鼓励ズラータ走上前主动向日本记者搭话的,其实也是她妈的主意。所以说,ズラータ的妈妈一直为她考虑并提前准备好了下一步、再下一步。为什么这位单亲母亲如此坚定而有远见呢?我从书中读出了原因。她的妈妈是经历过前苏联统治时期的人!尽管书中笔墨不多,两三句带过,却也提及了她母亲经历过的前苏联统治期的,那是一个无法自由出国,处处受到监视的年代。当然也提到了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人们遭遇的饥荒(那时人人靠吃葵花籽果腹度日)。而母亲下定决心让女儿一个人逃往日本,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不能让祖孙三代人都不得不生活在前苏联(现:俄罗斯)所造成的恶梦之中。你看懂了吗?我看懂了。这是乌克兰人在长期的忍耐与抵抗中获得的经验及勇气。

再来说一下帮助ズラータ的好心人,当然一路上应该会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但书中主要提到的有:在波兰偶遇的日本记者团成员、在波兰生活的日本女性,以及……作为接受她前往日本避难的条件,ズラータ需要一位日本公民作为保证人,而担任其保证人的居然是——没想到吧!居然是当时卖15000日元的初版《人間失格》给她的那个网上的日本卖家。(这情节怎么感觉像是漫画第1章曾经露了半个脸的NPC到了終章忽然跑出来递给勇者一把传说之剑……)总之,这些人在我看来就是……有钱!或者说,有「余裕」。我不认为「穷山恶水出刁民」这种未经统计的俗话是正确的,但即便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他们有善心善意,但如果他们没有「余裕」,生活到处都是紧巴巴的,那这份善的心意就很难变为慷慨的馈赠和援助,实际地表达出来、传递出去。当然,这里的「余裕」不仅可以是指经济上的宽裕,还有闲暇时间上、精神健康上的「余裕」。

书中最后几章内容是有关来到日本之后的情况,ズラータ也观察了日本的生活:她觉得这里的蔬菜水果价格高(——对啊!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另外,她还惊讶于上班时间电车站内匆忙的人群脸上带着疲惫的表情(——咦,你之前没在动画里看过这类日本上班场景吗?)。更多她的观察,以及她在逃亡之旅上的种种经历,我就不在此详述了,不然就该把整本书的内容都讲完了。

其实,在多年之前,我也读过一本女性脱北者的自传书(这本倒是正体/繁体中文的),不过在读脱北者的书时,我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惊讶、不可思议,以及对其所处环境的厌恶。而这一次,我读这位一心想成为漫画家,一心想来到日本,却最终是在被侵略战争的战火所迫的局面下逃亡至日本的这位16岁少女的日记书时,我的情绪则是:感动,以及自愧不如。我想可能是读书时的经历不同的吧。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位ズラータ的性格、爱好,都与我相似——我、以及我这篇文章的读者,应该或多或少能从ズラータ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哦,花15000日元买文库本大概我还没那么疯过……大概……)所以读这本书时,我会不自觉地代入其中,以至于常常在想:如果我是ズラータ,我能坚持下来吗?我自叹不如。而日记书中这位名叫ズラータ的内向少女,则渐渐成为了她生命故事中的主人公。

最后,虽然我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我。但希望将来总有一天,她和我都能共同生活在一个,豆瓣不会拒绝让我添加她这本书信息的世界线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